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莒南人注意!看到这2个字别买!

    信息发布者:智胜人生
    2020-09-28 22:00:12   转载
    别上当!


    快到中秋国庆了

    你想买点好酒

    卖家拿出一瓶酒

    神秘兮兮地告诉你:

    这是XX单位“特供”哦

    “特供”听上去很动人

    可价格也很吓人




    据调查“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,115000元”“某品牌名酒,2016年,53度,500毫升,6瓶,83000元”。


    最后,你狠狠剁了个手,觉得还挺值,毕竟享受上了“专特供”,倍儿有面子。


    事实却令人伤感。这很有可能是旧瓶装新酒,装的还是几十元的散装酒。几千上万块钱,就买了个寂寞。


    最近,北京警方打掉了17个跨省市制售所谓“专特供”白酒的犯罪团伙,刑事拘留46人,起获假冒名酒6600多瓶。


    这帮犯罪团伙号称为某某单位“专供”“特供”高端白酒,其实是从外省采购来商标、瓶盖、防伪标识,从酒店回收正品酒瓶,把散装酒灌进去,贴标组装,通过下线经营的酒水门店向熟人或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售卖。

    成本几十元的散装低端酒
    层层加价后
    卖到消费者手里高达每瓶上千元
    这就是“专特供”的真相


    到底还有没有真“专特供”?
    事实上
    中央和国家机关
    使用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标识早被禁止

    2012年第四季度,工商总局等10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标识商品行动。

    2013年,国管局、中直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标识的通知》,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、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标识的物品。


    被禁的标识还包括:

    “××部门特供”、“××机关专供”、“××部门机关服务中心特供”、“××会议特供”、“××活动专供”、“××礼堂专供”,“专用”、“内招”、“特制”、“特酿”、“特需”、“定制”、“订制”、“授权”、“指定”、“合作”、“接待”……



    不光使用、自行或授权制售“特供”“专供”不被允许
    拿“特供”“专供”国家机关的噱头打广告
    都是违法的

    现在去网购平台上搜索关键词“特供”“专供”,白茫茫一片很干净。

    那么假“特供”、假“专供”,为啥还一直暗搓搓地有市场?

    一曰特权思想,二曰消费主义。

    在一些人的心中,“特供”“专供”,代表着高档、神秘、稀有、尊贵、高人一等。酒还是那个酒,打上这些个光环就不一样了,咂上一口,啧,仿佛是特权的味道,虚荣心相当满足。

    甚至很多时候,买的人、喝的人,都心知肚明是假的,但依然沉醉其中。

    这种虚荣心理,是消费主义最喜欢的。消费主义崇尚奢侈消费、超前消费、过度消费,诱导大家通过买买买寻求存在感、成就感。对于一些有畸形消费需求的人来说,“专特供”酒就是给他们专特供的迷魂汤,引诱他们掉入商家挖好的消费陷阱。

    这样的陷阱,真的很险恶。欺骗消费者、扰乱市场秩序,还损害国家机关形象,助长不良风气。必须狠狠打。

    记住了
    没有什么“专特供”
    买它就是花冤枉钱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